扎三下,搓一下,扎三下,搓一下....
感觉深度差不多了,我用细绳子绑住一块儿小石头,随后在用医用胶布缠住小石头。
掏出打火机略微烤了烤胶布,我顺着地上扎出来的小洞,将绳子送了下去。
要是觉得中途卡住了,用力晃晃绳子就行。
就这样,十分钟后,我在没有洛阳铲的情况下,用最省劲儿的办法取到了深层土。
看着医用胶布上“发黑”的土,我有些失望,摇了摇头。
活土,木碳层,唐代大墓的标志。
看来早在多年以前这里就被人捷足先登了,而且得手后将盗洞回填,并撒下了草籽。
本来能神不知鬼不觉,但那伙人犯的错误就是忽视了草籽品种,因为这里的草太特殊,我觉得如果是北派高手干的,应该不至于犯这种错。
但也不像野路子干的,野路子别说撒草籽,盗洞都懒的填,一般得手就跑。
这活儿像南派干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