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里相等于是用几十道拦洪堤来阻击鬼子这道洪水。
无论你洪水来势如何汹涌,在连续数十道大堤的层层阻截下,其势已消,其力已竭,最后只能止步不前。
自然规律如此,兵事上也如此。
而补充团这些新丁们却是在自身伤亡不大的情况下,不仅仅是给鬼子造成了一定伤亡,而且自身还得到了锻炼,起码越打就越有信心,越打就越不害怕。
要知道,补充团这几年的训练下来,不说战斗力如何,起码前进、后退、开枪的令行禁止还是能做到的,组织性比一般的国军部队都要强,不至于太过混乱。
而赵长寿的17师3团则是作为预备队,如果补充团最后还是挡不住鬼子的攻势,他们坐镇的浦口堡垒群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打剩下最后一人也不得后退。
17师的1团和2团组成反击集群,由赵长寿亲自领军,在战斗之前就迂回隐蔽到鬼子的侧翼伺机而动,在防御战给日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后,抄鬼子后路,然后围而歼之。
这就是陈万里的总体部署思路,就是一开始就奔着围歼鬼子这个目的去的。
有人会问,陈万里是不是漏算了佣兵团主力这支最重要的力量?
不,你没看错,陈万里在这个计划中没有把佣兵团的一团和二团计算在内。
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就是不能把胜利的法宝压在不确定的因素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