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负手而立,目光缓缓扫过这副对联,唇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笑意。“绣春刀光照夜,飞鱼服色临风……好,有股子气魄!是朕想要的感觉。”
魏忠贤在一旁躬身陪笑,顺着话头道:“陛下天威所至,鹰犬亦具虎狼之象。此间儿郎,皆乃陛下亲手擘画之利刃,如今锋芒初露,他日必成拱卫社稷之干城。”
“利刃须常磨,干城非一日可成。”朱由校语气转为沉静,目光却愈发锐利,“走,随朕进去看看,这把刀,究竟炼到了几分火候。”
早有讯息通传,锦衣卫指挥同知、锦衣卫军校总办吴苍已率领一众教习、属官在门内肃立恭迎。
吴苍风尘仆仆之色未完全褪去,他此前刚奉旨从山西大同处理完晋商一案,又旋即率人配合禁卫军统领王毅和大同总兵满桂,深入草原清扫残敌,近日方归。
作为皇帝登基时便倚重的系统宿将,其能力与忠心毋庸置疑,将创办军校的重任交予他,朱由校甚是放心。
“臣吴苍,率军校全体,恭迎陛下圣驾!”吴苍抱拳行礼,声如洪钟。他身后,无论教习还是学员,皆身姿挺拔,眼神锐利,静默中透着一股精干之气。
朱由校看着面前精神抖擞的众人,心中满意,笑着上前虚扶:“起来吧,都平身吧!”
“吴爱卿,大同乃九边重镇,屏护京畿,朕一向视其为肘腋之要,片刻不敢轻忽。此番特命你与王毅同往,正是要借你之明察、倚彼之勇略,整饬武备、巩固边防,以震慑草原诸部,扬我大明军威。”
“回陛下,”吴苍声音洪亮,“自山西贪腐案尘埃落定,陛下钦命的山西布政使齐永怀、按察使项晨等大人赴任后,雷厉风行,大力整肃吏治,清查地方豪强,山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政令畅通无阻。”
“加之陛下调拨补充的各类精良军械、甲胄均已配发至边军各部,如今大同镇可谓兵精粮足,士气如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