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沉重的气氛几乎要将人压垮时——
“孙大人!孙大人!”一个书吏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打破了死寂,
“宫里来人了!是来传旨的!人已到门口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宦官服饰、面容清秀的年轻公公,在内侍的簇拥下,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几名健壮的力士,抬着几个沉甸甸的红漆木箱。
年轻公公一进门,眼神就扫过官署内神色各异、甚至有些惊慌的众人,最后精准地落在孙元化身上。
他脸上立刻堆起极为热络、甚至带着几分讨好的笑容,快走几步上前,微微躬身,语气亲热又不失恭敬:
“哎哟,孙大人!您可让咱家好找!恭喜孙大人!贺喜孙大人!陛下有旨意给您和火器厂的诸位功臣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身旁小内侍捧着的锦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明黄的绢帛,动作带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
展开绢帛,他清了清嗓子,脸上笑容更盛,朗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国家兴邦,赖有贤能。南海子大明火器厂主事孙元化,督率匠役,锐意革新,研“铁模铸炮法”与“铁芯铜壁铸炮法”,技艺精绝,裨益社稷。兹特擢尔为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正五品,赏银元一千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