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份经由驿站系统送达、盖着胡泽明总兵官大印的正式捷报奏章摆在内阁几位阁老的案头时,已是数日之后。
首辅方从哲拿起奏章,快速浏览。当他看到“自辰时三刻发炮,至未时二刻敌酋乞降,总计用时不足三个时辰”时,苍老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再看到“俘获葡夷总督罗朗也以下官员、士兵、黑奴等计三万余众,缴获无算,濠镜全境光复”时,他轻轻放下奏章。
“胡泽明……果然不负圣望。”方从哲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
次辅李邦华接过奏章细看,眉头微蹙,随即舒展:“雷霆手段!此战,扬我国威,雪百年之耻!陛下闻之,必龙颜大悦。”
吏部尚书王在晋抚须道:“三个时辰……天津水师之锐,竟至于斯?胡军门用兵,堪称神速啊。”
李邦华微微颔首:“此乃陛下知人善任之功。濠镜光复,南洋门户洞开,于国朝大计,意义非凡。”
“此捷报,关系重大,即刻誊录副本存档。原件……以六百里加急,直送山海关陛下行辕!不得延误!”
“是!”中书舍人躬身领命,小心捧起奏章,快步离去。
值房内复归平静。几位阁老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复杂。胡泽明此功,煌煌赫赫,无可指摘。陛下对武事、对海疆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未来朝局……恐将更多倚重此等锐意进取的军功新贵了。然此等念头,也只在心中一闪而过,无人宣之于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