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的守军早已按捺不住,原本持枪肃立的士兵们纷纷探身远眺,甲叶碰撞的脆响混着压抑不住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是我们的骑兵!是我们的骑兵出塞了!”一个年轻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抓着同伴的胳膊用力摇晃。
“看方向,是往科尔沁部去了!准没错!”一名老兵眯着眼,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解气,“前几日鞑子敢来叩关烧屯,就该想到有今天!皇爷圣明,这是要犁庭扫穴,永绝后患啊!”
人群中的议论愈发沸腾,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当今天子的由衷拥戴。
“当今皇爷真是圣君啊,自打皇爷登基,咱这边军的日子算是熬出头了!粮饷月月足额,你看下面兄弟们身上的新棉甲,手里的新铳炮!
以前咱们当兵,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敢想能有这么一天?现在才真觉得,咱这兵当得才像个人!”
“听说皇爷今年才十六岁,天纵英武!往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旁边的人附和着,脸上洋溢着希望的光彩。
“大明万岁!皇爷万岁!”城头上,不知是谁先喊出第一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紧接着城墙上的欢呼便如潮水般涌起,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向远方的袍泽喝彩。
周显听着身边将士们发自肺腑的欢呼与议论,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热。他世代军籍,祖父曾跟随戚继光将军抗倭,父亲曾见证过万历三大征的余威。他从小听着的,是那个主动出击、四夷宾服的强盛大明的故事。
他想起父亲曾说,宣德年间明军出塞时,也是这样的阵仗,可自他从军二十载,见惯的却是边军缺粮少甲、鞑靼寇边时的狼狈,哪有如今这般扬眉吐气的模样?何曾再见过如此规模的精锐铁骑,主动出塞,寻敌决战?
眼前的景象,让他恍惚间觉得,那个主动出击、四夷宾服的强盛大明,真的又回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