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面对明军的衰落和后金的崛起,所以翁果岱在1620年前后采取了“以金制察”的策略,暗中与后金结盟以抗衡林丹汗的吞并之势。
而真正让翁果岱决心冒险一搏的,是利益与野心的驱使。
自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惨败,边防屡失,开原、抚顺地区等重镇接连失陷,使得草原各部对明军的畏惧之心大减,曾经被草原部落视为“天堑”的明边防线,竟如此不堪一击。
“他建奴能抢,难道我成吉思汗的子孙不能?”翁果岱在部落大会上拍着桌子,轻飘飘的一句话,戳中了所有首领的心思。
草原的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每年的冬天都要冻死半数牛羊,而明朝的粮秣、布帛、铁器,无一不是他们急需的物资。
后金的许诺不过是顺水推舟,真正驱动他们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贪婪与求生欲。
在翁果岱的极力说服下,科尔沁左翼的莽古斯、明安等台吉同意集结全部兵力,凑出一万五千余骑兵南下,想着趁机南下攻破开原和抚顺,自己去抢。
“管他后金赢还是大明赢,咱们只抢咱们的!”翁果岱在临行前拍着奥巴的肩膀,浑浊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
如今后金与大明数十万大军决战,若是后金胜利了,他们不仅能够乘机劫掠辽东,获得足够的粮食和物资,还能在后金那里索要好处;
而若是明军胜了,毕竟后金有大军十余万,明军不可能没有损失,那必定也是惨胜,到时候他们科尔沁也可以待价而沽,两面逢源,届时也可借机要挟明廷,左右逢源,说不定还能讹上一笔抚恤或“赏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