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一个行将离世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在临死之前还去想那么多。如果是这样,问题就来了。那个人不仅在悬崖上摆上了三支香烟,并看着它慢慢燃尽。在这期间应该是隔空和心目中的另一个人在说话。
在做完这一切后,他才会毫不犹豫地回到竹寮,把汽油泼在身上,用打火机点燃。这样做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是不是在为过去做过的某件亏心亊,表达內心不安,祈求上苍能原谅自己呢?″
“黄队,你这样说,未免太玄乎了吧?那个人如果患了绝症,感觉时日不多,想在离世之前,追思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祈望来生报答,还尤有可原。但你却由此衍生出他是在为过去的某件事忏悔,这思维跳跃的跨度也太大了。“古一明似也认为黄确的这些话,有点超出想象的范围。
第一章竹寮焦尸
“当然,死者的身份目前尚未查明,竹寮的大火已经将他的真实面目焚毁。我们既不知道他是谁,也无法知道他到那里想干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预先将他自杀前的心态按逻辑思维推理一下。
从他选择自杀的地点来看,岬角湾海岸地形复杂,荒芜无人,可不是什么适于停留观光的地方,他为什么执意在那里自杀?那就是有可能他以前就到过那里,并且熟悉岬角湾的地形。″
“嗯,还有呢?″陈一波点了点头,微笑着问道。
“即使这个人已经病入膏盲,但可以选择的自杀方式有很多,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最残忍而且不可理解的火焚,那就是他不想让人知道在那里死去的人是谁。″
“这就是你说的,这个人之所以选择在岬角湾那里自杀的原因?″
“还不能说全是这样。这个人既然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生前的脸,背后应该有着我们目前尚未和道的原因。究竟这个人是不是某件案子畏罪潜逃的主犯,或者是一种生死约定的行为,而有意识地选择在那里自杀,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