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追溯到顺治帝亲政后,任命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多罗谦郡王瓦克达为“议政王”的时候。
从此,如同大臣获得“议政大臣”就标志着成为中枢执政一样,宗室王公成为中枢执政的标志就是被加封“议政王”。
在总理事务王大臣被撤销后,军机处设立之前,议政王和议政大臣就是眼下雍正朝中枢执政的标志。
而议政王多是亲王,议政大臣则多是大学士。
不过,弘历现在才十八岁,这么快就成为议政王,也的确太快了点。
但这也足以说明,雍正对他的肯定,是真的相信他已具备成为中枢执政的能力。
而弘历年轻是年轻了点,但也的确是一个部一个部的实政历练走出来的,更别提他还在养心殿还见习过一段时间的政事。
所以,也算不上雍正是在随意的提拔自己的皇子。
成为“议政王”这种中枢执政,就意味着每天都要去内阁票签。
所谓票签就是明朝的票拟。
奏折经通政使司或奏事处送达内阁后,结合律例、成例拟写初步处理意见,书写在不同规格的票签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