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平和却充满说服力,仿佛早已将整个商业蓝图勾勒清晰。
陆阳看着李兰和陈云曦忧虑的神情,继续耐心解释道:
“我知道你们主要担心的是产品亏损的问题,但其实这并不需要过分忧虑。如果我们的产品真的能够一炮而红,完全可以通过大批量采购来压低成本。”
“现在一件衬衫的成本如果要70元,但如果我们采购量能够扩大到二三十万件,每件降低10块钱的成本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能够达到上百万件的规模,甚至可能压低20元的成本。”
他顿了顿,观察着两人的反应,继续说:“所以你们不要只看眼下这个定价会带来亏损,如果后期能够起量,特别是达到可观的规模,我们绝对是能够盈利的。”
李兰和陈云曦听着陆阳的分析,并没有立即反驳。
她们明白,陆阳提出的以量换价的思路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其中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慎重考虑。
一是公司能够支撑多长时间的亏损,二是该如何让兰曦服装这个品牌真正一炮而红。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陆阳似乎看穿了她们的顾虑,继续阐述他的计划:“除了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之外,我们还要放弃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将销售渠道转向线上和直营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