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通过各种渠道有所了解,并未带来太多惊喜。
即便是陆阳,对这些具体数字也并非全然在意。
他心中笃定的是FaCebOOk未来无可撼动的巨头地位,眼前的数据只是通往那个未来的注脚,而非决策的依据。
他的目的简单而直接——投资FaCebOOk,数据如何波动都改变不了他的核心判断。
这与那些需要严谨数据模型支撑投资决策的机构代表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扎克伯格讲解完毕,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和彼得·蒂尔此前商定的核心诉求:
“基于这些数据和我们的发展潜力,FaCebOOk本轮融资愿意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出让百分之十的股权,投后估值为6亿美元。”
“六亿?”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投资人们交换着眼神,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质疑、惊讶甚至是不以为然。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
很快,一位资深投资人举手示意,随即站起身,抛出了那个困扰着几乎所有尚未盈利互联网公司的经典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