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 (10 / 12)

作者:入潼关 最后更新:2025/10/4 6:05:18
        「但凡论及神仙之说,未免也太过无稽,弘辩方丈,除此之外还有谁见过「寒山子」么?」

        江闻忽然问道,似乎对谈话转入索隐稽古有些不耐,再问起了更多细节。

        安仁上人沉默稍顷,终于也缓缓回答道:「由唐至元,何只一人见过!」

        安仁上人显然也探访过寒山拾得的踪迹,讲述徐灵府并非唯一见过「寒山子」的人。

        首先就另有中唐诗人徐凝,是以诗歌记录「寒山子」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疑似在寒山子生前见过他的唐代

        诗人。徐凝怀才不遇后隐逸山林,在五绝《送寒岩归士》中写道:「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似乎就是在酬答「寒山子」的到访。

        而直到百年之后的宋代,依旧有人与「寒山子」不期而遇。

        北宋李撰字子约,曾任于越州余姚,也号称在天台山中遭遇过「寒山子」,一切详情问之不答,随后就性情大变笃信佛学。程门立雪的大儒杨时,在为他撰写的《李子约墓志铭》中也用春秋笔法提到:「公讳撰,字子约,姓李氏,本唐诸王苗裔……曾独谒寒山子……公晚尤深佛学,家人私窃怪之,莫敢问。手书《寒山诗》一首,意若示诸子者,大抵以攻人之恶,伐己之善为戒……」

        本无禅师禅师为此,亲自登上了寺西南的寒岩之上,发觉寒岩半山腰如雷噼刀削一般,那里崖壁***陡峭,瘦石嶙峋直上直下,寻常人都难以行走,又发现了一个遭遇之人。

        宋元之际的画师颜辉工于鬼怪,笔法怪异,也曾在山中藏下了一幅怪画,似乎就是自己于山林幽暗中偶遇寒山和拾得破颜大笑,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最后此画被本无禅师临摹回悉檀寺,悄悄藏刻在了石洞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