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江闻的表情却有些诡谲,盯着洪圣大王背后空空如也的基座,忽然说道。
“没这么简单。至少你们用镇物治水这件事,就和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只怕这办法已经流传上千年了吧。”
若是这座南海古庙建立镇压住了蛟鬼,那么这座庙因何而建、谁人所建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江闻看着这座气势宏伟的古庙,回想起了关于“洪圣大王”流传最广的传说。
传说“洪圣”本名洪熙,是唐代的广利刺史,以廉贞闻,倡读天文、地理、数学各科,建观象台,以察天候,渔民商旅赖之。后以辛劳早逝,士人惜之,上表皇帝述其功业,于是被追封为“广利洪圣大王”,更是在南海边广建洪圣庙祀之。
以此说来,这座南海古庙应该是诞生于唐时,可这位名为“洪熙”的刺史于史无考,身世由来也不分明,仅仅凭着聪明正直而成神,更难以解释为何由唐至明清屡屡加封,恩荣无比。
骆元通告诉江闻,洪圣其实源自祝融,南海边的人起初认为主管海上事物的是祝融,此神司水火,司夏,司南岳,司南海,南海渔民奉为神明,此信仰渐播于内陆,帝皇亦礼敬之。
而最早记录的南海古庙肇基是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诏“南海于南海镇南,并近海立祠”,这是南海神庙之始,也是隋唐之时南海地区最为广大的修庙,骆元通猜测唐人便是趁此机会,建庙镇压住了蛟鬼。
在黑眚肆虐于章丘岗村的那晚,江闻曾在村中找到过一块残碑,其实骆元通也率先找到过,骆家手里的那一块上面除了写着扶胥的古地名,还残留着立碑之人的封号——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冯。
自古姓冯之人不计其数,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姓冯的重臣,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联想到隋唐两代长镇东南的大将军冯盎,这倒是让江闻与骆元通的想法不谋而合。
要知道,如果说尚可喜如今还只是谋划着永镇天南,那么这位出身北燕后裔的冯盎,就是早他一千年的前辈了。越国公冯盎活跃于隋唐两代,如果是由他倡导建立南海古庙,倒是极有可能得到杨坚的诏谕,也更有办法凭借冯家深植于岭南的势力,让这尊神明在有唐一代屡屡受封,香火不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