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地愤然道:“唐人狡猾,必然故意泄露出假消息引得咱们的秘谍误以为得到了重要情报,故而不计代价将消息传出,希望咱们能够事先得知、做好应对……若是不出所料,现在咱们埋藏在岘港的秘谍已经被连根拔起、一网打尽。”
诸人大吃一惊,不过反应各自不同。
有人忧心忡忡:“若是如此,咱们再不能掌握唐军之虚实,本就势力弱小,愈发与其不能抗衡!看起来想要以少胜多很是艰难,唯有全力以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是主战派。
也有人不以为然:“有没有那些秘谍、能否提前知晓唐军之动向,其实无关紧要,以唐军之战力,咱们即便事先知道他们的作战计划又如何呢?唐军兵锋所致,无可抵御。”
这是投降派。
“之前或许可以提前侦知唐军作战计划、攻击方向,若能以少胜多自是最好,再不济也能躲过其攻击范围退入深山以图卷土重来。现在秘谍尽失,处处受制,不如主动寻找唐人谈判吧。”
这是见风使舵的中立派。
诸葛地沉思良久,看向可伦翁定:“先生去往长安,当知晓大唐上下对待林邑国的态度,你认为是否有合谈之可能?”
他自然是想和谈的,他也从未想过与大唐兵戈相见,只是当初出于贪欲错估了大唐对于海外番邦的态度,被大唐“不取海外领土”的所谓国策所欺骗。
结果弄到现在被架起来,彷徨无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