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九百七一章 科举天下 (2 / 5)

作者:公子許 最后更新:2025/10/27 13:29:12
        全场肃然,声音在大殿之内回荡,震荡着耳膜,也震荡着人心。

        李承乾神情缓和,并不意味压制,温言道:“科举考试看似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实则并非如此,利弊得失想来诸位心里都清楚得很。”

        群臣默然。

        科举考试之真实目的无法隐藏,就是为了彻底掀翻世家门阀对于教育之把持,更是为了消除世家门阀对于政治之垄断,使得国家官员之选拔必须通过考试,而不是世家门阀之间相互举荐、私相授受。

        但其实谁都清楚,世家门阀把持教育几百上千年,百姓不知书为何物,大字不识一个,即便在乡学、县学上几天课、读几天书,又如何能考得过那些自幼熟读典籍经义、受大儒教授指点的世家子弟?

        纵有一二寒门天纵奇才,却难以掀翻大势,科举考试之最终,取中的依然是世家子弟。

        只不过经由朝廷选官,数百进士之授官再不能如以往那般私相授受、安置于家族经略之地,以权力护佑家族之财富、地位。

        但这也是朝廷之底线:你们的子弟可以继续当官,但当什么官、在何处当官,却要由朝廷来决定。

        表面上,世家门阀对此默认,并无反对。

        但暗地里必然运作绸缪,将考中的族中子弟安排至更为符合家族利益的地方为官……

        李承乾看着李孝恭,道:“王叔执掌吏部,主持选官,定要仔细小心,务必使得新科进士人尽其才,勿要受到格外之影响。”

        李孝恭跪坐于地,俯首道:“陛下放心,老臣已经制定了规章,凡新科进士,人人皆建名册,其籍贯、性格、才能、家世,尽罗列其上,每一个进士之选官至少需一位侍郎同一名郎中、两名主事联合商议,无论授予何职,要在名册之上记述原因,而后交由老臣签字画押、加盖官印,才能予以执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