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蛀虫一个一个的揪出来,正本溯源、匡正朝纲,这就是御史台的职责,也是政绩。
对于刘祥道、孙处约来说,一场饕餮盛宴已经摆在眼前。
李承乾很是有些志得意满,却也没忘记给大臣们灌一碗鸡汤:“如此庞大之帝国亘古未有,唯朕与诸卿共同治理。不仅在于十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七县,更有域外属地、海外租界,所需要之官员何止万千?如今众正盈朝、吏治清明,上升之通道前所未有之顺畅,无论何人、无论何地,只需做出政绩便可铨选晋升,一起谱写出一篇盛世华章!朕与诸卿共勉。”
众臣齐齐起身,站在殿上、一揖及地。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惟愿陛下万寿无疆!惟愿帝国千秋万载!万岁,万岁,万万岁!”
……
武德殿内,众臣齐声表达忠心,声浪震荡殿宇之际也难免外泄而出,周围的禁卫、内侍、官员们纷纷侧目,难掩惊诧。
“万岁”可不是随便就能喊的,除非国家于边境有空前之大胜,否则一旦臣子喊出“万岁”几乎肯定会被御史们盯上,扣上一个“谄媚于上”“蛊惑君王”之罪名,不死也得脱层皮。
似这等满朝大臣齐声高呼“万岁”之盛况,贞观朝有过几次,如今这仁和朝却是前所未有,毕竟大臣们一贯不大看得上这位陛下……
消息传到后宫,正与晋阳公主说话的皇后顿时喜笑颜开,一手扶胸、一手拉着晋阳公主,欣慰道:“自陛下登基御极以来,朝野上下质疑不停、攻讦不断,大臣们更是轻忽蔑视,认为陛下德不配位……时至今日,这‘万岁’之呼声响彻宫阙,才算是终于认可了陛下。”
虽然李承乾乃是太宗皇帝金典册封之太子,继承皇位乃大义所在、水到渠成,可朝野上下对于其才能不予认可,认为其不如魏王、晋王,甚至晋王反叛之时,尚有许多人声称“太宗皇帝早有易储之意”,以此附和叛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