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敷衍!这是包藏祸心!‘覆舟’?你这是在暗指什么?含沙射影,隐喻朝廷不稳吗?这等‘民贵君轻’的狂悖之言,竟然敢在殿下御前写出,意欲何为?是大逆不道!”
他话音未落,旁边一位老臣也颤巍巍地附和道,
“危言耸听!殿下励精图治,天下归心,何来‘覆舟’一说?你不过一新晋士子,尚未踏入朝堂半步,也敢妄议天下大势?妄议君臣之道?这是祸乱之始!”
指责声浪层层叠加,从抄袭到大逆,瞬间将陈光蕊淹没。
太子李世民的目光终于从那八个字上移开,落在了陈光蕊脸上。
那目光深沉如渊,带着无形的威压,似乎在剖析他每一丝神情。殿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安静,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狂妄状元”如何收场。
“陈光蕊,”
李世民开口了,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字字千钧,
“给孤一个解释。御前轻慢在先,以此等语句交卷在后,你想说什么?”
陈光蕊迎着那目光,毫无惧色,声音清晰而平缓:
“回殿下。”
“其一,殿下出题,只言‘即景生情’,令学生‘以图为题,无论体裁,写下自己所见所想’。学生观此画,见风高浪急,孤舟危悬,艄公竭力,一念所至,只觉唯有此八字最能道尽其凶险变幻与艄公之心。学生所想者,便是此八字,乃是有感而发,心之所向。正如荀子当年亦是由此景此情而生此言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