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 凤鸣初啼 (3 / 4)

作者:菁华浮梦0525 最后更新:2025/10/23 10:29:19
        “岂止是一丝启发!”慕容云泽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仿佛重新认识了她一般,“溪儿,朕一直知你聪慧,却不知你于政务竟有如此天赋!你这份心思,这份见识,埋没于深宫,实在是可惜了!”

        第三十章凤鸣初啼

        他拉着她的手,走到巨大的大胤疆域图前,指着北郡的位置:“你看,你提出的分阶段治理漕运,先保畅通,缓修次要河段,集中力量救灾,朕觉得甚为可行!还有这民间互助之策,若能推行,可大大减轻朝廷压力,更能收聚民心!”

        他开始就着册子上的内容,与她详细讨论起来,从疫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到如何激励民间帮扶,再到可能遇到的官吏执行不力等问题。夏玉溪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见慕容云泽是真的虚心求教、平等探讨,便也渐渐放开,将自己所思所想和盘托出。她言辞未必华丽,但逻辑清晰,角度往往从实际民生出发,带着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周全,让慕容云泽屡有茅塞顿开之感。

        这一次长谈,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慕容云泽丝毫没有感到厌倦,反而兴致勃勃。他发现,夏玉溪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更贴近底层、更注重实效、更充满人情味的视角,这恰恰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和习惯于公文往来的朝臣们有时会忽略的。

        自那日后,慕容云泽在处理某些特别棘手或关乎民生的政务时,开始有意识地征询夏玉溪的意见。有时是让秦峰送去一些不涉核心机密的奏章节略或议题;有时是在晚间歇息时,与她谈起朝中遇到的难题,听听她的看法。

        夏玉溪始终保持着谨慎和谦逊,从不主动干预,只在慕容云泽问及时,才细细思量后作答。她深知后宫干政是大忌,自己的角色应是辅佐而非主导。她的建议也多从“惠民”“安民”“巩固民心”的角度出发,符合仁政之道,且注重可行性,避免空谈。她善于利用自己通过女医署等渠道了解到的民间真实情况,来补充和修正官方奏报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或遗漏。

        例如,在讨论如何整顿京城治安时,她提到女医在一些低品级官员或普通士绅家中所闻,关于某些街区地痞骚扰、夜间行路不安全的情况,建议加强夜间巡防和坊市管理,而不仅仅是盯着几个大案要案。又比如,在商议平抑京城粮价时,她根据各府用度闲聊中透露的信息,分析出粮价波动不仅与漕运有关,也与几家大商号囤积居奇有关,建议官府适时投放储备粮,并暗中查访不法商贩。

        这些建议,往往能切中要害,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慕容云泽采纳后,屡有奇效。他心中对夏玉溪的倚重,与日俱增。他不再仅仅将她视为需要呵护的未婚妻、未来的皇后,更开始将她视为可以信赖的、具有政治智慧的助手和知己。他在她面前,可以卸下部分帝王的伪装,更放松地探讨问题,甚至流露出一些真实的忧虑和疲惫。而夏玉溪的温柔陪伴、理性分析和无声的支持,成了他沉重政务生涯中一抹难得的暖色和慰藉。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极其谨慎和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慕容云泽深知分寸,绝不会将核心军国机密或涉及皇权根本的事情与她讨论。夏玉溪更是严守本分,所有交谈仅限于两人之间,从不对外泄露半分,也严禁漱玉轩宫人议论。在公开场合,她依旧是那个端庄娴静、只理内务的准皇后。

        但即便如此,皇帝时常召见准皇后商议事情的消息,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起初,一些守旧的老臣颇为不满,认为有违“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甚至有人上疏委婉劝谏。然而,慕容云泽对此置之不理,反而将几项由夏玉溪间接建议、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政绩,归功于相关官员的执行有力,巧妙地堵住了众人的嘴。加之夏玉溪平日待人宽厚,女医署又惠及众多官员家眷,美名在外,反对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