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真正的收录机都还没生产出来。
然后连西山厂都没当成重中之重,这里面的精心考量让卫东也看不懂啊。
他能想到董雪晴可能会因此得到邮电校的照顾,就很不错了。
但回到江州,坐在红光厂门市部里的角落,悄悄翻看每天的阳光日报,还是有点胆战心惊。
因为于松海的系列报道,花了三篇文章论述过基层到地方,再到省一级的各种实际情况。
又罗列了两篇不同企业的情况之后,笔锋一转,近一周后终于把话题猛然展开到从去年牵动全国人民心情的熊猫救助事件。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有蹭热点的感觉。
前面说这些改革这些企业谁知道啊,绝大多数人不关心某地某厂的事儿,又跟我无关。
除了各地关注上级动向的有心人,根本不会细看。
但这种全国重大新闻事件,热度达到连流行歌手都要为这写歌,还传唱成了家喻户晓热门金曲的地步。
这就算出圈了,任何人看见这条新闻、评述都会多看两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