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过人家印刷厂带来的石蜡纸就发现,其实就后来奶茶杯那种纸张,只是这里还不至于到纸杯那么厚。
不过他习惯性的又准备做不干胶标签纸贴,印刷厂报价一毛二。
连沈翠月都纳闷,搞这么贵干嘛,就普通印刷标签纸,有的是人手刷胶贴上,包括印刷成本每贴一张才两分钱,为什么要用不干胶这种刚引进国内的洋货贵东西。
于是最终出来的成品,就带着这个时代的标准风格。
没那么超越时髦,却朴实无华的接地气。
顺带小零食的外包装,也成了较厚的石蜡纸袋,五个、十个、二十个装的不同尺寸,统一贴上彩印标签即可。
反正把成本也压到了最低。
忙到晚上,基本都交出去做印刷打样了,让卫东才收工回城里,当然这一天他跟二三十位机电、材料等专业的师生都比较熟悉了,十来位乡下娃也逐渐熟悉起“生产线”。
这车间不是两层楼的空间么,楼上做了个办公室,其他两间分住男女宿舍。
在开始上正轨了。
让卫东很满意的去坐公交车回好吃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