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厂也说了每年五十吨就能存活,西山厂年产值四百万赚点小钱就能很滋润。
所以这个价格也“不便宜”。
更主要是这会儿的产品都是供不应求,包括燕舞收录机都还没来砖儿台打广告。
反正都能卖光光,为什么要花那个冤枉钱?
所以到砖儿台打广告的是那些滞销卖不出去的走投无路选择。
可能只有让卫东这时结合后世的心态,已经认识到问题不是产,也不是销,而是中间的流通环节。
就像商州那位老领导,认为商业不过就是从产到销的简单搬运工,所以尤启立他们这种辗转在中间低买高卖的商人才尤其可恶。
可前些年只对城里定量供应的计划经济已经证明不行了,一旦放开对城里的消费能力,还有巨大的农村市场,都会爆发式的增加需求。
这时候再靠仅有的那点各厂家车队、搬运工似的简单调拨,完全满足不了这种局面。
所以现在的关键是流通啊!
让卫东甚至瞬间想通,为什么燕舞收录机还没到砖儿台来打广告,可不就因为他们的货品还没法铺开到全国各地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