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让卫东又出主意,要不干脆把这几封信就用照片的形式发到专栏里,不比写排文字说什么读者来信要有感染力得多?
他自己就是被于松海抓去搞了个读者来信,很是腹诽这些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笔杆子思路。
按照后世的小视频、自媒体就算搞震惊体,也要把原版信件刊登下吧,尤其是那种儿童助学捐资啥的,用孩子歪歪扭扭的感谢信效果不好得多?
其实是受限于没有大量沿用照片普及新思维的报社编辑们颇有点醍醐灌顶,对呀,其实几十年前的老报纸都讲究开天窗,直接用题词手书来凸显效果,譬如新四军被偷袭那次的“相煎何急”就是经典案例。
用了用了。
果然效果更翻倍。
更多踊跃投稿,踊跃来信。
这种场面下,胶卷厂二话不说拉了一万个彩卷过来,不知道卫东你这边达成这步花了多少成本。
反正我们能做的就这样,你海涵下。
厂长带队过来把真迹请回去,直接做到正在改版成全红色的胶卷跟包装盒上。
让卫东不贪这点,当面给金卓群看了自己的进货账单,九万现金奉上,自己再添一万,他也得了这摄影展有题词的好处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