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在别人没有的时候,当然可以卖得车水马龙,可一旦有人仿制产品。
甚至是来学习他的厂里这种多劳多得的管理方式,瞬间就能复制。
等到了产品饱和的时候,这厂子就未见得好做了。
就只能红火这么一会儿!
尤其是让卫东听台上讲起他的下一步,就是要跟全国其他造纸厂合作联营,让全国的造纸厂都能价廉物美的生产这种卷筒纸,满足全国庞大的市场。
他忽然感到一种警醒!
自己不也已经开始做分厂了吗,按照现在突飞猛进的销售规模。
一座县城每天消耗八百包,全国两千个县级规模,这就是一百六十万,市级数量没这么多,但消耗量不亚于这个数儿。
这还不算占据人口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村消费者。
每天大概是近千万计的消耗量,供销总社现在就已经要求是十万二十万级别的每天供货,还往上递增。
自己疯狂开厂的下场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