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6章 说服成年人比愚公移山还难 (2 / 7)

作者:中秋月明 最后更新:2025/10/25 3:44:03
        这特么才是真正的作弊吧。

        但光听他说是感知不到这些细节的,所以特么成功学都是骗人的:“我也在想,我这么个啥也没有的小销售员,人家化工部下属第一胶片厂凭什么理睬我,就给省城的记者打个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协助上门谈谈这个合作,的确也是我提出来,恰好在国庆前搞这么个摄影展,他们后台最大取名凯旋杯,阳光日报促成这件事,我就跟着捡好处了。”

        尤启立果然瞬间贯通:“对对对,借助两个强者,瞬间就能把自己也拉到跟他们并肩的高度,这时候的排位、收益都不是最重要的,然后呢?我看到你们有领导题字。”

        他就真的爱关注这个。

        让卫东却在乎强调的是大学生:“作为挽救三线工厂的改革事迹,报社给安排了些座谈会,老尤,我诚心实意的提醒您,这种官面儿上的会议、座谈真的是走过场,如果沉迷其中会吃大亏,这个我后面会说,总之我在平京的收获是一组大学生在高校展开推销,这也是后来奥运选手们都爱用相机的关键。”

        尤启立就不会推到运气上,他是思考琢磨:“嗯,普通思路是找百货公司,找商店,结果你选择找能说会道,积极主动性更强的大学生,不错,这个思路更不错。”

        让卫东是一次次在提醒:“很多人到了平京就会被那种领导一句话少费十年功的局面迷住,可我只带了几吨油脂就回来了,每周三千台相机的销售,在平京算个屁啊,所以还是要踏实的把自己盘子做大,当然顺便也确认这个北方油脂生意不靠谱,你除非有稳定的火车皮来源,很难保证大量运输。”

        这就是典型的尤氏风格生意,拍脑袋的点子,不咋考虑实际操作。

        让卫东都在纳闷儿了,用多少火车皮的罐头去换飞机,这特么实际操作难度更大,到底是谁的手笔,反正他不相信老尤会亲手做。

        “我顺手把油脂交给果州日化厂,记者介绍的当地一位退伍文艺兵协调了这事儿,这是个能人,别看蹲在地级市,那里有红旗歌舞团的驻地,他上过南疆战场,也混过平京影视圈,听了我这番描述,第一反应就是这摄影展应该找个领导题字,局面就不同了。”

        尤启立也肃然起敬:“可以呀,这个人眼光和策略都是很厉害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