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就更不用说,全都是顺着那张火热炒菜的生活味儿风格发挥,包含了江州各行各业的“生动真实”。
让卫东笑着说好:“全部打包给我,由我们的运输队亲手送到阳光日报总社,包括金奖在内的拿几个奖是肯定,就看最后哪几位师傅能得奖,我们这边安排去平京领奖,顺便也搞一组漂亮的平京创作,回来我们再震震那些京城的角儿。”
八十年代以领奖的名义进京,绝对是职业生涯的最高褒奖,几位老师傅都很激动的感谢。
又不知道能给予什么样的回报。
让卫东是真没指望要什么,像馆这种服务行业能给啥,保持这种优质服务的VIP待遇就行了。
难道为这事儿还要别人付出万儿八千的好处么。
就像高级餐厅的大厨,跟这种顶级手艺人保持好关系,没准儿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结果那位张经理一边安排给照几张艺术照,一边拉了让卫东到边角:“知道您生意做得大又极低调沉稳,这次在阳光日报上刊出彩照,还有那位的题字就知道这做事真像第一次见到您那样,注定的不平凡,我也给总经理汇报过,有这么个事儿您看能上心不。”
让卫东把孩子给董雪晴抱着合影,自己点头:“您说。”
张经理娓娓道来:“我们是19年开始的老字号,民国就全国四家齐名,所以五几年公私合营还是给我们留了部分民营股份,加上一直有文化界的领导、名人是老主顾,算是能一直保持到现在,但这两年政策变化很多,市里面也提出是不是我们带头做个改制的表率,就是以股份制公司的姿态做大做强。”
让卫东笑了下:“实话说,我这29块钱的相机,其实是在革相馆的命,人人都有相机拍照,慢慢来照相馆的就少了,当然,你们可以朝着高端化的艺术照、婚纱照发展,还是能生存的,但不赶紧转型,很可能被遍地相机给淘汰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