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个人PC出现后,第一次让普通用户都知道如何大量消耗算力,不同设备的运算能力需要多少时间消耗,一目了然。
秦羽烨亲眼目睹了386芯片在加上个协处理器后,吊打这些所有芯片。
已经非常清晰的展现出让卫东说的那种木桶效应,当硬盘补上了当前最短的板以后,CPU会迅速成下个拔高的板。
当然加大内存,加大硬盘,加大显示芯片,甚至加大供电量都能进一步提高各块木板高度。
但在同等其他条件下,更换CPU会带来质的飞跃,肉眼可见,外行都能清晰区分的差别。
算个球形光影,别的芯片要半小时,这里只需要五分钟,甚至86款苹果配备的十年前6800芯片会死机!
据说当时史蒂夫的脸就铁青得要命……
这事儿就有点尴尬了。
按照史蒂夫一贯追求高端产品定位的习惯,如果在这次发布会前搞这个产品测试,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在所有86款新品上用386芯片来配合14寸彩显,哪怕为此把电脑售价再提高些也无所谓。
这会儿北美人民也有钱。
问题就是刚刚发布,现在再上新款不是背刺老用户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