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话内容随便怎么翻来覆去的问,都是那样确切无误。
伍曦居然有点羡慕:“你特么的居然有好几条人命……”
可能又觉得这么说不正确,马上正色:“我肯定要跟相关单位正式汇报,老方知道你给我要留底吧,你要给他说声,这种一线的事情其实不少见,当时应该很凶险,东西很重要?后来小沈打电话给我说你宁愿保东西都要抢回来。”
让卫东再从头把晶圆厂和封装厂的重要性交流下:“沪海所、中科院、机电部过去十年都在搞这个东西,这么形容吧,他们都是手搓原子弹,你说能不能炸,能,但能不能送到敌人头上炸,不能,这次搞回来的就是这个领先水平。”
伍曦震惊:“你打电话的地方安全吧?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细节的,哦,你跟着二机部也搞过,这个话就到我这啊,我知道了。”
没错,历史上这些捷报,很多时候都这样。
造原子弹拥有震慑力,并不意味着就能精准有效的用,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好比后来网上吹的七八十年代造大飞机,都是这样。
敲敲打打能凑出来一架,但敢不敢全国民用机场都铺开来用,就是另一回事了。
毛子敢这么莽,我们舍不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