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亮确实有口碑,按时抵达收费合理,港机吊装集装箱在码头上,老方就拿黑珍珠打电话说一机部、四机部都悄悄派人围过来,迫不及待的要求通关放行。
让卫东调侃通什么关,这是外商投资建厂的设备,该缴纳关税怎么定额是海关的事儿,我们才不承担这个风险呢。
帮花旗资本家省什么建厂费呢,这是他们该给的钱。
老方都有点豁然开朗,他大刀阔斧的搞码头,难免会有些先斩后奏的行为,也被批评过好几次。
其实按照二三十年后越来越成熟的架构,就是我做我的,但每一步按照规则来。
哪怕这进关设备想免税之类,都要按照流程打报告,由海关按部就班,就像让卫东在工业区已经做了两块园区,全都把所有申报手续、地块详情做得滴水不漏。
是现在码头工业区没有这个国土、商业等相关部门的审批单位。
周围几个小镇、远处的县里甚至鹏圳市里都还没来得及完善这部分政府职能。
但我把我该做的做好了,最多算个边建边批,起码老方拿了直接到部级单位就能备案或者审批通过。
这样后来就没有痛脚。
再譬如陈文亮自己联络上秦志明到沪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