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的汪志文长得着急,天然的深沉味儿。
但又演出了这位二十九岁烈士身上难以磨灭的少年气。
偌大个几千平米的工厂美食广场,居然如冰封万里,从这台角落的背投电视开始迅速把安静蔓延开去。
所有人都放下手里东西,伸长脖子,挪动脚步,尽量靠近些看着屏幕上的那个身影。
画外音的行刑者肯定觉得不爽了,因为没了那种居高临下掌控对方生命的优越感:“你不怕死吗?”
烈士笑笑:“我怕的是这片土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怕的是这个国家民族危亡,外敌入侵,我怕的是老百姓苟且偷生、蒙昧无知,如果死了我能换来一点点触动,那都不枉此生!”
汪志文的台词天赋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嗓音非常松弛,哪怕聊的是自己生死,却看不到半点哀求饶命,反而是对只在乎生命的苟且不屑。
发音和节奏虽然缓慢,但非常沉稳有力,咬字精准,可以在平静中蕴含怒其不争的厚重感情。
这种声音特质和表现力,使得观众仅凭声音就能感受到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甚至进入画面情境。
知道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烈士,一定是必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