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卫东还是有基本的环保意识:“会不会养牛太多,引发草地之类的环境变化,要掌握好这个度。”
第847章商量才是商人,生意才能产生
于松海嗯:“有环境部门的同志也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更要科学养殖科学统筹,怎么尽可能大量产出,怎么大量运输到内地销售,这就成了个产业工程,本来我想的是建立大规模的真空包装厂,这不就恰好么,每个县有这么两三台车就能朝着内地运送了。”
让卫东才是更懂做生意的那个:“不不不,这不科学,还是应该绝大部分地方都集中朝省城或者哪里送过去屠宰,然后建立专业的冷藏车队,朝着内地送才能保证专业设备的精准使用稳定使用,一旦分散就不是现代化企业理念了,这应该建立家……哈哈哈,国资民营企业来管理这事儿,我不做,你小舅子或者外甥啥的可以做这个。”
所以说阶层、家族这些东西怎么会不死灰复燃嘛。
这种时候找谁来做这个才放心,才能保证投入产出一直按照设想走,而不是沦为个人牟利工具。
成亿起步规模的畜牧屠宰运输公司,这生意交给国营和私营都有弊端,但先做起来尝试呗。
于松海都慢慢点头了:“这个可以由你先带人才组建运转好,再转交给谁,我知道你不想再扩大规模引人注意,我同样也是,要避免有其他看法。”
让卫东这时已经脑力全开:“哈哈哈,冷藏车上去不可能是空跑,那多不划算,我们运猪肉上去啊,等于是用内地平价的猪肉换掉高原人民消耗的牛肉,把特殊的牦牛肉尽可能用于牟利,这不就解决了不要过多放牧导致的饱和问题,现在肯定不饱和,要一开始就有这种思路,蜀川已经在批量养猪了。”
曾经的蜀川记者隐约知道这个事:“对对对,好像是几兄弟搞的养猪饲料,出栏量显著提升,正好从蜀川往高原送,我觉得可以尝试。”
让卫东点头:“我通知他们利用现有冷藏柜先马上给你改几台车出来,争取明年开春就能试运行……等等,这是集装箱车改个屁呀,就应该是从高原下来,到江州,直接吊装上船,插上电源送到沪海换海轮,从头到尾根本就不用卸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