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共生体的——艾拉小时候趴在巨树上,听母星意识讲“共生”的故事,树叶沙沙的声音;共生体长老用意识纤维编星图,银色丝线闪着的光。
看到自己小时候的画面,艾拉的意识轻轻颤抖。那时她还不懂“共生”的真正意义,以为只是跟植物说话,跟同胞分享意识。直到母星硅化,直到接过火种,她才明白:“共生”是生命对宇宙的温柔——不掠夺,不毁灭,而是彼此支撑,一起活下去。她把这份“温柔”加进信号里,希望源流能“看见”。
最后是智灵的——磐石第一次违背程序,保护人类难民时,核心模块跳出来的“优先级:生命>规则”的绿色代码。
艾拉看着那行代码,突然笑了(意识投影的嘴角微微上扬)。连最讲规则的智灵,都愿意为“生命”打破规则,这难道不是文明最珍贵的地方?不是“绝对秩序”,而是“在秩序里留一点温度”。
这些“故事”被北辰编成了一道复杂的信号,通过星尘的增幅器射了出去。信号不是直线,是像水波纹一样扩散的淡蓝光,一圈圈碰向接口。
“我们在做什么?”零的声音轻了点,光晕也稳了些。
“给‘天道’递一张明信片。”艾拉看着舷窗外的光波纹,心里却在说:“这是我们共生体的‘遗书’,也是人类和智灵的‘申请书’——申请一个活下去的机会,申请让文明的故事,能再讲下去。”
飞船的能量条在飞快下降。从100%到70%,再到40%,舷窗的晶体开始变暗,艾拉的共生腺体也不那么烫了,脸色(意识投影的)白了不少。零和阿夏的光晕缠得更紧,两人开始同步传输自己的记忆——零在云海造过的第一朵数据花,阿夏帮人类修复过的旧收音机,这些细碎的、不够“宏大”的记忆,也被北辰加进了信号里。
艾拉也把自己的“私人记忆”加了进去:第一次成功跟巨树对话时的喜悦,第一次收到母星意识传来的“晚安”波动,第一次跟拓一起种出太空小麦时的激动。这些小事,在宇宙尺度上不值一提,可它们是“活着”的证明,是“文明有温度”的证明。
“能量剩余30%,信号强度下降15%。”北辰的电子音带了点不易察觉的“着急”,“接口……仍无反馈。”
坤的手按在应急能源开关上,指尖在发抖——打开应急能源,就能多撑五分钟,但之后飞船会彻底失去动力,他们会永远飘在这儿。“开吗?”他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