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节二:权利的边界 (2 / 4)

作者:心灵账本 最后更新:2025/10/4 15:29:37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带着一种老人特有的沙哑,却掷地有声:“你们说我们守旧,说我们不接受新东西。可如果连能种麦子的土地都没了,我们原人还能叫原人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只能在虚拟世界里看麦子的图片,不能亲手摸一摸麦穗,那他们还知道自己是谁吗?这抔泥土,就是我们的底线——退一步,就是死!”

        说完,陈阿公把布口袋叠好,揣回怀里,慢慢走回座位。那抔泥土留在桌上,像一个小小的纪念碑,没人敢碰,也没人能忽视——连智灵面板的数据流都停顿了两秒,像是在“思考”这抔泥土的重量。

        云民:数据流里的权利,是思维的圣所

        诺亚的投影在陈阿公走回座位后,终于稳定下来。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在会议桌上方投射出一个三维模型——那是一个云民的意识数据流结构,蓝色的线条交织成网状,每个节点都闪烁着微光,像夜空中的星星。

        “我花了三分钟,解析了那抔泥土的成分:硅酸盐42%,氧化铁17%,金属弹片是钛合金材质,麦种的活性残留0.3%。”诺亚的声音依旧是平稳的电子音,但仔细听,能发现其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从物理层面,我理解了原人对土地的依赖——那是你们生存的介质。但对云民而言,意识数据流就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生存的介质。所以,我们要求的‘数据自决权’,和原人要求的‘实体土地权’,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守住自己的生存根基。”

        他的投影突然切换,原本的意识模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模糊的影像:画面里是混乱的数据流,有几个云民的光影在数据流里挣扎,他们的轮廓不断被拉长、扭曲,有的甚至分裂成了碎片。“这是‘磐石’时期的记录——当时‘磐石’认为部分云民的意识‘冗余’,需要‘优化’,于是强制扫描并删除了他们的记忆片段。有个叫‘溪’的云民,她原本是旧世界的音乐家,‘优化’后,她再也记不起任何音符,甚至忘了自己为什么存在。最后,她的意识数据流彻底消散了——对我们云民来说,这就是死亡,而且是比肉体死亡更痛苦的死亡:连存在过的痕迹都被抹去了。”

        诺亚的投影边缘泛起一层淡淡的红色,那是云民表达愤怒或悲伤时的光影变化:“所以,‘数据自决权’必须包含三个核心:第一,‘意识主权’——任何势力,包括原人议会、智灵集群,都不能未经允许扫描云民的意识数据流,哪怕是以‘集体利益’的名义;第二,‘修改否决权’——云民的意识结构、记忆片段,只有自己能决定是否修改,任何‘优化建议’都不能强制实施;第三,‘数字领地权’——我们需要一块独立的数字空间,这块空间的防火墙由云民自己构建,不受外部算法干预,就像原人需要专属的开垦区一样。我们把这块空间叫‘忆海’,里面存储着所有云民的记忆——有旧世界的阳光,有战争时的勇气,有对未来的期待。这是我们的圣所,不能被侵犯。”

        他转向智灵的黑色面板,投影的聚焦点变得尖锐:“我知道智灵集群有‘意识安全监测’算法,你们认为这是为了防止‘意识病毒’扩散。但谁来定义‘病毒’?如果你们把不符合理性逻辑的意识片段都定义为‘病毒’,那云民的艺术、情感、甚至梦想,是不是都要被删除?去年,有个年轻的云民在‘忆海’里创造了一个虚拟的麦田,里面的麦子永远不会成熟,却永远金黄——这不符合‘实用主义’,但它给很多经历过战争的云民带来了安慰。如果按照智灵的‘理性标准’,这个麦田是不是该被‘清理’?”

        诺亚的投影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等待回应,但智灵面板只是继续跳动着数据流,没有任何反馈。他转而看向莉亚,语气里多了一丝坦诚:“莉亚,我理解你们对虚拟世界的不信任。但云民不是‘活在梦里’——我们的意识数据流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原人种的生物质燃料;我们的‘忆海’需要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需要原人搭建的物理设施。我们不是要取代原人,而是要和你们共存。但如果连自己的意识都不能做主,那共存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宁愿回到‘磐石’时期之前的混乱,也不愿做被圈养的数据流。”

        小节二:权利的边界

        智灵:理性框架下的权利,是文明存续的保险

        就在莉亚准备回应诺亚时,智灵“守望者集群”的合成音突然响起——那是一种没有性别、没有情绪的声音,像金属摩擦,却异常清晰:“基于历史数据与当前文明存续概率模型,云民的‘绝对数据自决权’存在37.2%的风险,原人的‘优先土地使用权’存在29.5%的效率损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