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节三:城市生长 (2 / 3)

作者:心灵账本 最后更新:2025/10/4 15:29:37
        能量传输的“脉络”藏在枝干内部。拓跟着智灵的工程师切开一根细枝,横截面里露出了三根不同颜色的导管:红色的导管最粗,里面流动着粘稠的、发光的液体,那是储存化学能的“生物油”,来自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蓝色的导管最细,里面是细碎的光点,像星星在流动,那是转化后的电能;黄色的导管则负责输送调节信号,比如告诉叶片“该调整角度了”,或者告诉根须“该吸收更多水分了”。“这三根导管就像人类的动脉、静脉和神经。”工程师解释道,“红色管送‘粮食’,蓝色管送‘电力’,黄色管送‘指令’,缺一不可。”

        地下的“块茎”能量库在第二周中期成型。这些块茎长在“巨树”根系的交汇处,形状像放大的土豆,最大的直径有1米,表面布满了银色的纹路。当白天叶片发电过剩时,红色导管会把多余的“生物油”输送到块茎里储存,块茎表面的纹路会慢慢亮起,从淡红到深红,像在“充电”;到了晚上,块茎又会把“生物油”送回红色导管,再转化为电能,纹路则从深红慢慢变暗。智灵的“守望者-11”节点专门负责监控块茎:“今天白天储存了800千瓦时的能量,晚上预计消耗300千瓦时,还能留500千瓦时应急。”

        有一次遇到阴天,连续三小时没太阳,叶片的发电量降到了50瓦以下。原人陈阿公有点担心:“会不会没电用?”话音刚落,云民阿远的投影就飘了过来,淡蓝色的光纹指向块茎:“放心,块茎里的能量能撑12小时,而且智灵已经调整了‘真菌能源站’,让它们加速分解废料补能。”果然,半小时后,监测屏幕上的功率曲线又回升到了200瓦——那是“真菌能源站”的沼气发电机开始工作,用居民的厨余废料和植物枯枝发电,和块茎的能量形成了互补。

        能量流动的“血脉”就这样贯通了整座城市:白天靠叶片“吃饭”,多余的“存”进块茎;晚上靠块茎“供血”,不够的再让真菌“帮忙”;黄色导管则像神经一样,时刻调节着每一个环节的节奏。拓站在“巨树”下,能看到枝干里蓝色的光点在慢慢流动,能看到块茎表面的纹路在明暗交替,突然觉得这座城市真的“活”了——它有自己的“心脏”(块茎),有自己的“血管”(导管),还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呼吸”,像一片会发电的森林。

        信息交互:思维的精灵

        第三周,城市的“神经”——信息网络开始生长。这一天,诺亚的投影第一次完全融入了城市的生物光信号:他的淡蓝色光影慢慢散开,变成了无数细小的光纹,沿着“巨树”的枝干流动,遇到分叉处就分成两股,继续向远处蔓延。当光纹覆盖整个种植区时,空中突然浮现出一张巨大的“光网”,淡蓝色的线条纵横交错,节点处闪烁着小小的光点——那是信息交互的“基站”。

        小节三:城市生长

        “这是‘共生光网’,用的是艾拉火种里的神经网络原理。”诺亚的声音从光网里传来,“信息靠光纹的频率和形状传递,比如1.2赫兹的长波是生态数据,2.5赫兹的短波是居民通知,3.8赫兹的脉冲波是紧急警报。”他边说边演示:手指(光纹组成的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圈,光网里立刻弹出一行绿色的字——“生命树土壤湿度28%,适宜种植”;再画一个三角,又弹出一行蓝色的字——“今晚有小雨,建议关闭露天窗口”。

        原人第一次接触这张网时,有点手足无措。陈阿公走到一棵“巨树”前,树干上有个凸起的、像树瘤的交互节点,他犹豫着摸了一下,节点立刻亮了起来,发出温暖的红光。“按一下看天气,按两下看水源。”旁边的阿禾提醒他。陈阿公按了一下,节点的红光变成了淡蓝,一个小小的全息投影弹了出来——是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用简单的图标表示:太阳代表晴天,云朵代表阴天,雨滴代表下雨,连不识字的老人都能看懂。他又按了两下,蓝光变成了翠绿,投影换成了水源分布图,标着“净化池”“蓄水池”“灌溉井”的位置,旁边还有数字,比如“净化池剩余水量120吨”。

        “还有触觉反馈呢。”阿禾笑着说,她让陈阿公摸一下“灌溉井”的图标,陈阿公的指尖立刻感受到一丝凉意——“这是提醒你,井里的水有点凉,打水时注意别冻手。”如果水源不足,图标会变成温热的;如果水质有问题,会变成轻微的刺痛。这种“触觉+视觉”的设计,是云民特意为原人优化的,考虑到很多老人不习惯看复杂数据,用身体的感受传递信息更直观。

        信息网络还能和生命树联动。有一次,阿远在光网里发现生命树的叶片出现了轻微的“应激反应”——可能是附近的辐射值有点升高。他立刻把数据传给智灵,智灵的“工蜂-07”马上带着辐射检测仪去检查,发现是一块旧金属碎片埋在附近,正在缓慢释放辐射。原人很快赶来,用锄头挖走了碎片,光网里立刻弹出一行橙色的字——“辐射源已清除,生命树状态恢复正常”,所有居民都能实时看到。

        连孩子都很快学会了用这张网。定居点的小男孩小石头,最喜欢在傍晚时分跑到光网下,用手指追着光纹跑,光纹会跟着他的手指变形状,有时变成小兔子,有时变成小飞机。有一次他不小心按到了紧急警报的节点,光网立刻发出刺耳的脉冲波,红色的光纹在空气中炸开——还好诺亚及时关闭了警报,笑着对小石头说:“这个按钮不能乱按,是遇到危险时才用的。”小石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此再也没碰过那个红色的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