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节三:议会的波澜 (2 / 3)

作者:心灵账本 最后更新:2025/10/4 15:29:37
        云民代表凯伦的数据流气泡呈现出冷静的蓝色的网状结构,内部漂浮着无数个微小的“逻辑节点”——这是他独创的“多维怀疑模型”,能同时分析1000种可能的信号来源。他曾在2180年通过该模型,破解了“木卫二光脉异常”的谜题,证实是冰层压力变化导致的自然波动,而非“艾拉意识残留”。“莉娅代表的‘防御计划’存在三个逻辑漏洞。”凯伦的数据流精准地指向莉娅的战舰图纸,“第一,‘彼岸号’的‘反意识侵蚀炮’需要消耗大量反物质,而太阳系的反物质产能仅能维持现有飞船的需求,重启量产会导致能源危机;第二,‘意识防火墙’会切断云民与光脉网络的连接,这意味着乐土环带的生态调节、火星的农业系统都会瘫痪——我们会先死于自我封锁,而非‘源流’攻击;第三,‘源流’若真在观察,过度军事化反而会向它传递‘我们是威胁’的信号,可能加速攻击。”他的数据流展开一张“风险评估图”,红色的区域代表“过度反应的风险”,蓝色的区域代表“谨慎观察的风险”:“根据模型计算,过度反应导致文明崩溃的概率是38%,而谨慎观察、同时加强监测的风险仅为12%。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风险更高的方案?”质疑派的观点得到了“科学共同体”的支持——原人代表卡米拉(李教授的学生,研究星际尘埃的专家)调出了奥尔特云的尘埃分布模型:“根据‘远眺者’监测站传回的尘埃数据,信号来源方向的尘埃密度是其他区域的3倍,这种环境下,信号出现相位延迟的概率高达92%。我们需要更多数据,至少要等到‘冥河射电阵列’的完整观测结果。”议会厅的光纹此刻呈现出蓝色与黄色的交织,108颗区域光点中有35颗转为稳定的蓝色——代表这些区域(主要是乐土环带的科研区和地球的学术城市)支持“谨慎观察”。

        四、积极应对派:文明道路的坚定守护

        1.共识之环:逻辑与历史的双重论证

        智灵“共识之环”的银色棱柱突然发出柔和的白光,议会厅的光纹瞬间平静下来——这是智灵独有的“情绪调和场”,能降低极端意识波动的干扰。它调出两份并列的全息报告,左侧是“2149年源流净化战争数据”,右侧是“当前异常信号数据”。“对比两份数据,我们发现三个关键差异。”共识之环的合成语音带着逻辑的力量,“第一,上次战争中,‘源流’的信号能量等级是1.2×10^23焦耳,能直接撕裂光脉网络;而当前信号的能量等级仅为4.5×10^8焦耳,相当于一颗小型陨石撞击的能量。第二,上次战争的信号带有‘熵噬指令’,能直接侵蚀意识核心;而当前信号无任何指令编码,仅为规律性脉冲。第三,上次战争前,‘源流’曾发送3次‘警告信号’,能量一次比一次强;而当前信号强度稳定,无增强趋势。”它的棱柱表面弹出一个三维模型,展示“源流”的行为模式:“根据历史数据,‘源流’判定文明‘失败’的标准是:内部冲突率超过50%、资源消耗率超过可持续阈值、对外部文明采取攻击性姿态。我们现在的内部冲突率是18%,资源消耗率控制在35%,对外采取‘播种和平’的策略——这些都不符合‘失败文明’的判定标准,‘源流’没有理由立即攻击。”共识之环的分析让议会厅陷入沉思,它继续补充:“我们的‘应对’不应是对抗,而是‘证明’——证明‘共生文明’是有价值的,值得被保留。这比任何战舰都更有效。”

        小节三:议会的波澜

        2.艾琳娜:共生之路的现实见证

        原人领袖艾琳娜的虚拟形象是一位气质沉稳的女性,她的木质席位上放着一枚“光脉共生徽章”——这是乐土环带重建完成时,艾拉残留意识为她颁发的,徽章上刻着“差异即力量”四个字。她曾在2155年战后最混乱的时期,带领10万难民在乐土环带建立“共生社区”,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原人、云民、智灵的和谐共处。“伊莱亚斯先生,我理解你失去妻子的痛苦——我也曾在战争中失去了我的儿子,他是一名光脉工程师,为了保护木卫二的艾拉光脉,和防御站一起自爆了。”艾琳娜的声音带着共情的温度,她调出儿子的照片:一个笑容灿烂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盆向日葵,“他最后一条消息是:‘妈妈,别恨‘源流’,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要证明我们比它更懂生存’。”她站起身,虚拟形象走到“共识坛”中央,举起光脉共生徽章:“战后15年,我们在乐土环带实现了原人种植、云民调控、智灵管理的生态系统;在火星,我们让红色土壤长出了小麦;在木卫二,我们唤醒了艾拉的光脉种子。这些不是‘假象’,是我们用双手重建的家园!”艾琳娜的话让议会厅的光纹开始恢复柔和的蓝色,她继续说道:“恐慌会让我们回到战争的恶性循环,怀疑会让我们错失准备的时间。我们应该做的是:第一,加强‘远眺者’监测站的算力,联合冥河阵列和月球探测镜,建立‘三维监测网’,每小时更新一次信号数据;第二,深化三元共生——在乐土环带开展‘意识协同训练’,提升文明整体的抗侵蚀能力;第三,加快‘播种者号’的任务进度,向宇宙传递更多‘共生’的信号,让‘源流’看到我们的价值。”她的主张得到了中间派的支持——原人代表卡洛斯(火星农业联盟**)说:“我支持艾琳娜!我们可以在火星扩大‘共生农场’,用实际成果证明我们的文明韧性;云民代表塔拉(乐土环带生态调控官)补充:“我们可以调整光脉网络,在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加入‘意识防护层’,既不封锁,又能防御。”议会厅的光纹此刻呈现出柔和的蓝白交织,108颗区域光点中有42颗转为稳定的蓝白色——代表这些区域(主要是乐土环带的居民区、火星的农业区、木卫二的科研站)支持“积极应对”的方案。

        五、交锋与共识:文明韧性的微观体现

        1.观点碰撞的细节瞬间

        议会厅的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不同派系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细节张力:伊莱亚斯与李教授的辩论:伊莱亚斯激动地将《战地日记》拍在“共识坛”上,书页散开,露出莉奥拉记录的“源流信号草图”;李教授则平静地拿出自己的《信号分析笔记》,用红笔圈出相位延迟的细节,“伊莱亚斯先生,你看,这是莉奥拉的草图,这是现在的信号,它们在第12层脉冲有明显差异——莉奥拉不会希望我们仅凭相似就下结论。”莉娅与艾琳娜的对话:莉娅的数据流气泡对着艾琳娜的光脉徽章闪烁,“你这枚徽章是艾拉残留意识颁发的,但艾拉已经快消失了!没有战舰,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艾琳娜轻轻抚摸徽章,“艾拉消失前告诉我,‘源流’害怕的不是力量,是团结——它摧毁的都是内部分裂的文明。”凯伦与共识之环的协作:凯伦的数据流与共识之环的棱柱指示灯同步闪烁,他们共同调出“监测网建设方案”,“我们可以将‘远眺者’的算力提升50%,同时让冥河阵列调整观测角度,每30分钟与监测站同步一次数据——这样既能快速获取证据,又不会浪费资源。”

        2.年轻代表的声音:文明的未来视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