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方提及的这个快要写完的新作品,则是深入到了未来人的具体心理、社会形态,以及舆论导向。
甚至作为举例的一些“想象中”的新闻案例,他听了都不寒而栗,由此也理解了主角的逃避选择。
刘慈鑫有些惊讶的问道,“你对未来的预期也没有那么好啊?”
他是看过陈麟风以前写的作品的,对未来华国的看好可以说到了狂妄的地步。
这个时代,少有人真心觉得,华国能成为世界两极的,更不要说在各方面压过艾美丽肯。
而这个小作家的作品中,则到处都在表现这样的态度。
这种字里行间展露出的心态是瞒不过人的。
刘慈鑫在看的时候,常感觉奇怪,甚至有时会产生莫名的情感,觉得华国人本该如此。
从某种角度说,陈麟风文中的这种自信少见的华国角色,也是外国读者喜欢看的原因之一。
毕竟一个天然心气缺失的主角,谁也不会喜欢。
陈麟风解释了自己对大数据和信息茧房的理解,说明为什么主角会长久陷入到消沉的心境中,以致不可自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