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这种思维灌输进评委的脑子里最好,不能的话,也能让评委们在心里一直留有《小丑》的印象。
年底真正投票时,不至于被新近的电影给完全占了位置。
上半年上映的冲奥电影,容易被下半年冲奥季接连上映的新电影给冲淡印象。
但如果电影足够的深入人心,一年到头都有人在评委的耳边讨论,总是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话,情况就会又有不同。
这时就不叫印象淡化,而叫长久的精神钢印了。
而且《小丑》的影响力大,还有一点好处。
那就是评委看过电影的几率变大了。
正常来说,很多奥斯卡评委在投票之前,可能就看过少数几部,多是欧洲三大得奖的,以及风向标中,名字出现比较多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小丑》的优势也不小。
票房高有坏处,自然也就有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