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人要怎么坚持,要靠什么继续生活?
最终老东家遇到了一个死了母亲的小女孩,终止了自毁的念头,但这只是活着,不是生活。
我想老东家在未来,在故事结束之后,一定是继续生活下去了,但这些观众看不到。”
“小陈说的没错,电影必须要有精神主旨,不能只是出于展示历史这个目的,这样很好,但还不够好。”江文表情严肃的强调。
他在这方面一向是不缺的,甚至过于充足了。
典型就像《太阳照常升起》,已经充足到常人看不懂的程度。
而冯晓刚则是另一个极端,电影比较空洞,有的时候只有私货,没有思想。
陈麟风为了好说明,举了个例子,“想想《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在里面塞了不少关于人性。人道和生存意义的探讨,片中的人物,都在不断诘问生命的价值。
放在《1942》这里,老东家不断遇到让人悲伤绝望的事,他难道不会有想法吗?
哪怕再朴素,再浅显,也是其精神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