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驾起无形剑光,径去玉泉山方向。
紫府道书中,除剑遁之外,也记载了几种厉害遁法,玄门之中,自是灵光遁最为玄妙。
不过,此法对于道力、法术都有极高的要求,峨眉二代,也就玄真子和齐漱溟施展过。
这二人,距离天仙都不远了,碧云与之相比,法力差距倒称不上悬殊,道力还差火候,难以施为。
封神五行遁法,又过于缓慢,以化身修为,一日也就行个两三万里,倒不如用第二元神祭剑光遁走。
如此行了一夜,跨越十多万里,天明时,到达玉泉山,遥将心神沉入六阳神火鉴映照,却见两峰之间,一线飞瀑倾泻,彩虹高挂,又有重重禁制,护持洞府,掩藏气机。
碧云怕生出误会,在数十里外,预先撤去剑光,显露身形,改换土遁前行。
不等接近,便见两道遁光冲天而起,六阳神火鉴虽是初炼,材质却好,颇有玄妙,映出二人身形。
这道士似是钻了灶洞,一身黑灰,两撇长须也焚了个一长一短,身旁少年郎,看着与化身年纪相差仿佛,都是十四五岁模样,身形长大,甚是英武,眉心有一只闭合竖眼,神色坚毅之余,带有几分阴霾,发觉师父形容邋遢,连忙捏了个法诀,先生涌泉、又发狂风,将污渍褪去。
不错,那道士,便是与碧云曾有一面之缘的玉鼎真人,身旁少年嘛,则是将来劈山救母,人称小沉香的杨戬。
“可是玄霄师弟驾临?贫道等你等得好辛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