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受生来便是做帝王的料子,其人身形雄武,气度非凡,从来容不得有人居于其上,少时凡事力争上游,手托梁柱救先王,才以季子身份得了帝位。
如今帝乙驾崩数载,闻仲讨逆,朝歌城内,再无能稳压帝王的存在,文武大臣屡次上奏祭祀,天象依旧,逐渐失了话语权,殷受的权威,一日胜过一日。
不过,殷受也并非单纯与商容呛声,他是真不知女娲功绩,大劫序幕还没拉开,神道未兴,女娲又是上古之神,补天之事,过去太久,庙宇冷落多年,少有人去祭祀,帝王大祭就更加稀少了。
“好叫陛下知晓,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彼时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采五色石以补青天,有功于万灵,黎庶立祀以报之。
今时妖异频生,王上祭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太师讨逆,也能更加顺遂。”
商容缓缓起身,正色作答。
天地开辟,人族传承无数年,与神道、仙道并列,三皇五帝至今,未有祭祀上界神明者,但女娲、祝融等先天神圣,在民间还留有些许香火。
殷受对祭祀之事颇为抵触,纵然听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依旧无意摆驾出宫。
不过,商容似乎铁了心要劝谏,私下多半还串联了朝中大臣,文武百官之中,附和者颇多。
虽然闻仲借来碧游异宝,盛江河之水来济京师,却要顾忌九州百姓生计,不能行事太过,朝歌水源,紧紧巴巴,甚至有渴死的灾民。
大商国势,眼看就要倾颓,帝王不急,老臣先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