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应了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宋南星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拉着家里其他几个人,也来凑了一盘热闹。
面对着群良莠不齐的学生,江永华老爷子那叫一个头疼。
可想想跟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辛辛苦苦干了好些天活,还瘦了三斤的孙子江靖川,江永华老爷子只能咬一咬后槽牙,硬着头皮上了。
有着汽车修理工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扫盲班的人员流失虽然也很大,但好歹还是有三分之一的人坚持了下来,包括并不限于张雨、“张秀才”、李玉安和宋南星一家。
拖拉机构造、维修和保养,对于江永华来说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但对于峰山大队的老百姓,尤其是大字不识几个,需要参加扫盲班的老百姓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
大家虽然都咬牙坚持着,可真正听懂的,也就张雨、“张秀才”、李玉安和宋南星兄妹仨。
张雨家里有实物可供参考,“张秀才”学历较高,李玉安认真刻苦,他们能搞懂,江永华一点都不意外。
但宋南星兄妹仨小学都没有毕业,每天也只学上课那一个小时,居然能把这些知识搞懂,那绝对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
江永华的爱才之心又双叒叕跳动不已,在“扫盲班”学习结束后,试探性的询问起了兄妹三人有没有意愿到他家开小灶。
宋南星委婉的拒绝了,但却替宋立夏和宋小满接过了江永华的橄榄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