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摸清庆国的虚实。”
徐谓熊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回荡在空旷的甘露殿中。
“臣妾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摸清庆国的虚实。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李璘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心里却觉得有点意思。
*这女诸葛,还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不过她说的没错,这个庆国,闻所未闻,突然冒出来,确实得好好查查。*
“继续说。”李璘淡淡地开口。
得到鼓励,徐谓熊的思路更加清晰,她微微躬身,继续说道:“陛下,要摸清一个国家的虚实,无外乎从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其朝堂格局与君臣关系。庆帝其人,从国书和使者姚公的反应来看,绝非庸主。他与他那个‘监察院’,和他麾下的文武百官,关系究竟如何?是否存在可供我大唐利用的矛盾?这是重中之重。”
“其二,是其国力民生。庆国疆域多大,人口几何,物产税收如何,军队有多少,战力如何。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根本。我们可以派遣商队,以经商为名,深入其腹地,绘制舆图,探查民情。”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那个所谓的‘真气’体系和‘大宗师’。这是一种我们从未接触过的力量。它到底是什么?修炼的门槛高低?威力究竟有多大?那几位‘大宗师’,是敌是友?性情如何?实力又到了何种地步?这些情报,直接关系到我们将来若与庆国开战,需要付出的代价。”
徐谓熊一口气说完,条理分明,巨细无遗。她抬起头,看着李璘,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像是一个等待老师评判的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