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就轮到玉旒云进去见庆澜帝。她走到门口,却把那叠名单收了起来。进去行了礼,才要开声,庆澜帝已道:“朕听到廉郡王在外头吆喝了。其实朕早想问你,这节骨眼儿上,爱卿怎么想起来取捅户部那个马蜂窝?”
玉旒云道:“就是因为在节骨眼儿上,才来捅马蜂窝。让马蜂把藏在暗处的恶人叮个满头包,趁他们逃命慌不择路,臣就布下罗网将他们一网打尽。”
自东征之后,庆澜帝还是第一次听玉旒云切实地说道要对付赵王,连忙追问:“爱卿已经布置好了么?”
玉旒云笑笑:“万岁放心,臣步步为营,届时自然水到渠成。万岁身边耳目众多,臣说给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有可能泄露。”
任谁被蒙在鼓里都不会太开心,尤其还是关乎自己生死的事。不过庆澜帝知道玉旒云的顾虑确有道理,也就不再问,只道:“爱卿今日见朕是什么事?莫非你是打算彻底捅了这马蜂窝,要朕给你旨意查办闹亏空的大臣?只怕那样满朝文武也就不剩几个了。”
玉旒云摇摇头:“还没到时候。臣是另外有事想求万岁做主——万岁还记得臣先前和养老税一起提过的兴建武备学塾的计划么?”
“记得。”庆澜帝道,“只不过后来吵翻天的只有那养老税,这个倒无人提起。朕记得当初兵部是极力支持的,其他各部也没有反对。你若要做,大可以放手去做。何必还要求朕做主?”
玉旒云笑道:“既然万岁开了金口,臣就要着手去办差事了。臣想把第一间武备学塾办在南方七郡中东庭郡的贺城县。”
“哦?”庆澜帝奇道,“天下之大,为什么一定要挑贺城县?”
“回万岁,贺城县是梦泉的家乡。”玉旒云回答,“微臣以为,梦泉平民出身,如今做到大将军之职,可见一心为国努力奋斗才是功成名就的关键。如今若让梦泉衣锦荣归,修葺祖坟祠堂,同时创办第一所武备学塾,正可为一方之标榜,鼓励贺城县甚至东庭郡的少年都积极入学,报效国家。这佳话传遍全国时,天下少年争相习武,各州县说不定还自资兴建学塾,到时候皇上还愁选拔不到人才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