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老者不悦道:“既然樾寇出价这么高,你何苦还要去西瑶?索性去给樾寇卖命便是!”
“老伯,话可不能这么说!”小莫道,“做人不能只看着钱!今日大家答应复兴会的英雄们,回乡去鼓励乡亲们起义,不就是想到了‘忠义’二字,不想被后世斥骂成贪生怕死投敌卖国的小人么?我虽然是个粗人,但这些道理我也晓得。所以,让我去给樾军卖命,我就算心里想,也怕日后在本乡没法立足呢!去西瑶就不同了,毕竟和咱没什么利害冲突……”
“呔!”那老者斥道,“我以为你有忠义之心,原来只不过是怕被人耻笑!”旁边一直看热闹的一个铁山寺和尚也插嘴:“一心只想着自己发财,却不想着用自己的本领报效国家,你是去西瑶还是去樾国,根本没有两样!”
“咦?”小莫装作被激怒的样子,跳了起来,拐着一只脚嚷嚷道,“报效国家?报效国家关我这种小老百姓屁事?”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老者也站起身,提高了嗓门,“读书人寒窗苦读,当兵的苦练武艺,种田的辛勤耕作——你这打铁的自然努力打铁,这都是报效国家!”
“哈哈哈!”小莫大笑,“那我倒觉得,这么多年来,我在报效国家这一项上做得已经相当好——在座的大伙儿,不管是耕田的、打柴的、养蚕的,还是织布的,也都勤勤恳恳报效国家了——但是国家对咱们怎样了?朝廷、皇上对咱们怎样?种田的没饭吃,织布的没衣服穿,打铁的打造出来兵器,咱们的军队却被人家打得丢盔弃甲。到头来,还要花银子请楚国人来助阵——结果,还不是输得一败涂地,连皇上也跑到楚国去了?皇上跑掉了,还是个侯爷,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咱们呢?还得继续报效他?为他命也不要?今天若是起义成功,咱们侥幸没死的,也许能得点儿赏赐。要是死了呢?要是起义不成呢?敢问咱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你——你这大逆不道的混帐!”老者颤声斥骂。和尚也怒道:“我们为了复国大业,谈什么好处?”
小莫插着腰:“不谈好处,但是也不能只有坏处吧?凭什么拿命去拼的是我们,将来要耕田织布,搞不好仍然没饭吃的还是我们?我哪里大逆不道了?我又没说不跟你们去造反,我只不过说,日后倘若保住小命还能得到一笔赏金,我就要去西瑶过好日子——我去凭本事过日子,又不是引西瑶兵队来攻打馘国,这算什么大逆不道了?再说,今日咱们大家能不能活命都还是未知之数。你们操心也操得太远了!”
他这番话说得粗鄙,也全然不合道义。但这样的大白话,其实是许多百姓心中所想——或者不如说是“心中所不敢想”。他们大多数人,本来不过是见到陨星雨的异象,就跟着别人前来问个吉凶,谁知道就变成了“复国大业”的一份子。无妄说的那番话,在道义上,他们无从拒绝,而且群情激动之时,也没太考虑后果。如今被小莫这样一说,心中难免后悔——造反成了,不见得有他们的好处,造反不成,白白丢了性命,那就更加不值了!
有些上了年纪的,甚至想起从前馘国朝廷征发民夫,大家心中都不情愿,然而却毫无办法,明知可能是一条不归路,也不得不听从官府的命令。眼下让他们去冒险的可不是官府——说好听点是“义士”,说难听些是“反贼”,没有任何的权柄强迫他们干这掉脑袋的勾当。何况,无妄先前也说了,若他们不愿意,完全可以留在密道里静待消息。于是,有人小声道:“我们村里只有老弱妇孺,其实也……做不了什么,我看,还是不要喊他们来帮倒忙吧!”既然有人带头,旁人也纷纷找出些理由来打起退堂鼓。只剩方才呵斥小莫的那个老者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人仍然坚持要协助复兴会,大骂众人贪生怕死,但众人已经打定了主意——什么美名骂名,哪儿有小命来得紧要?没人再听老者的责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