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开终年保持温煦天气的内城区无需担忧外,铸光城的外城区则必须经过极大改动。
        风霜雪原与零上三十度的炎热环境,对城市的改变远不只限于给室内空调换个档,或者拆了外套里的电热装置。
        最简单的基建设施,例如那些随处可见的高压线路,两种截然不同环境带来的应用、性能与维护标准就大相径庭。
        严格来说,具体的城市改造方案远在攻占铸光城前,启明者就有团队在负责筹备,但那时启明者绝大部分精力全都集中在了如何击败伏波能源上,内部更不乏抱悲观与反对态度的成员。
        等到铸光城一役结束,甚至许多人不敢相信战报,我们真他妈赢了?!
        这般情况下,所谓“新铸光城”的改造方案,自然磕磕绊绊,进展不大。
        这一年多里,启明者投入了极大人力物力,改造方案几度修正,为“新铸光城”大搞基建调整,乃至吸引了海量的工程承包商入驻,旧有的拆除,新生的建起。
        得益于企业联盟在工程领域的优越技术优势和成熟配套服务,短短一年多铸光城就模样大变,缺点就是这番大动静后,导致环境污染,暂时还处于循环消散状态。
        不过待启明者的注意力从新铸光城的民生、防御与经济体系构建中抽出后,应当就会想办法改善环境了。
        反正环境再差也不会比以前走路上动辄磕到冻成冰雕的尸体更坏。
        “兄弟,算命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