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有些无奈说道:「你虽然从低调转为高调,但也别太高调了,直至现在,我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居然是那个到处躲藏数百年的斧刻能说出的话。」
祂往斧刻旁边走了几步,说道:「佛陀临世的时候,奈何妖王也算参与其中,虽是只以佛像露面,但从感官看,佛陀的道行极高。」
「而且祂借着婆娑生祸,或者说,祸端就来源于祂,从而获取大量功德,道行又翻了几番,想是再来几次,祂就有可能恢复鼎盛时期。」
「以咱们的力量,过去只是送死,想将祂引出婆娑,说起来简单,施行的话,怕是不易。」
「奈何妖王在西覃会想法子试探婆娑,如能探出佛陀的底,再说行动也不迟,你这些日子,就老老实实像在垅蝉一样,待在此处,刻画你的石头或睡觉吧。」
斧刻摆弄着石头,沉默片刻,说道:「找到李浮生了么?」
判官说道:「确定他还在隋境,我会很快明确他的位置。」
斧刻道:「那个乌啼城的副城主与姓李的剑仙似也存在某种关系,如你所言,镶嵌在另一处岛屿石壁里的剑鞘,就在那个副城主的手里,而且她手里还握着一把剑,与鞘正好匹配。」
判官蹙眉道:「所以这就是乌啼城副城主与山泽人合谋的原因之一?李浮生也许是那个剑仙的后辈,无论剑意还是都姓李,皆可证明,但那个副城主又与他是什么关系?」
「当初剑鞘丢失,唐棠曾现身,如果是唐棠负责吸引我等视线,由副城主盗走剑鞘,倒也说得通,唐棠显然只是帮个忙,但副城主如何得知剑鞘在此?」
「她手里的剑又从哪来的?毫无疑问的是,她在搜集那个剑仙的东西,此事不得不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