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三章 灯塔与水利孰大 (2 / 5)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这一战,也是埃及方向的最后一场大战了。加沙陷落之后,整个埃及都向亚历山大投降,没有再发生抵抗。

        不过,这也是将近两千年之前的事情了。对这座城市来说,这种坚决抵抗的情况,其实才是特例。虽然地处两个政治板块的交界,时常被各方势力占过来,割过去,但此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这地方都没有发生过大战。在中世纪,加沙港还是很富饶的。海陆商路都从这里经过,红海上运来的东方商品,有一部分就在此分装,然后运往塞浦路斯、小亚,乃至欧洲各地。同样,埃及和叙利亚的产品,也在这里经过,向南送往阿拉伯半岛,或者向北送往欧洲。

        哪怕以十字军的治理能力,这地方都非常繁荣。郭康他们用来参考的海上航线记录,最早就是派驻这里的加沙主教整理的。之后,因为十字军和埃及的实力对比变化,加沙也多次易手,被大家在条约里来回割让,作为打打停停时的和谈筹码。

        而对这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事情,加沙人也早就习惯了,没有什么抗拒——说白了,他们的底色,其实是一群商人,而不是战士。只要能做生意,跟着谁不是做呢。

        十字军国家灭亡之后,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了加沙。马穆鲁克们的治理能力同样一言难尽,但因为十字军、土库曼军阀、还有蒙古人,对北方各个城市和港口的反复洗劫和破坏,身处最南方的加沙,反而更加繁荣起来了。

        富裕起来的市民,修建了众多赛马场、学校和医院等设施,让这里俨然成了当地名城。马穆鲁克王朝陷入内乱后,商业受到影响,城市的收入也开始萎缩。但人家底子毕竟还在,所以就算这二三十年日子不好过,也远比周围好多了。相比起来,耶路撒冷都只是个破镇子……

        大军来这里之前,哈菲兹已经派出使者,通知城里的人。这里驻守着一个马穆鲁克军官,下属的只有五六个马穆鲁克随从,三百来个士兵。

        哈菲兹和谢赫都曾经给他们下发命令,要求服从自己的调遣。但驻防马穆鲁克每次都表示,这边人手其实严重不足。就这么点人,又得盯着港口,又得防御城市,根本忙不过来。不主动请求援兵,就已经是体谅上级的难处了,哪还有人给他们调啊。

        埃及和叙利亚内部,也都不安稳,两边确实都没精力来管他们。城里也有钱,干脆两头纳贡,让他们别来这闹事。所以这几年,就一直这么耗着。对于谁来当新的苏丹,哪个国家来统治这里,他们也没有什么兴趣。

        此外,城里其实还有市民自己组织的民兵卫队。由于城市比较大,人数倒是不少,说是能凑出上千人,装备也很齐全。然而,当地老乡的战斗力一向鱼腩,按前来运粮的乔安娜的说法,怕是都不如她老家的城市民兵。

        城里的马穆鲁克队长也表示,这些武装力量,主要也就是帮忙负责下城防,连出城剿匪,都不能指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