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7章 法国人真是太好了 (3 / 6)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布拉格市议会和西吉斯蒙德的关系,算不上有多好,起码大部分时间里,恐怕是不足以称为“盟友”的。这次出兵,也不是为了他的号召,而是要向他展示城市的力量,以此获取更多的特权。宫廷里的人也不是傻子,自然心知肚明。

        因此,战败的消息刚来,大家甚至都有点幸灾乐祸,觉得这帮人就是欠揍,能被暴民收拾一通,也是个喜讯了。甚至可以说,不管圣杯派和市民打赢,还是“大明”农民军取胜,对于西吉斯蒙德来说,都是好消息——前者能帮他消灭这些关键时候跑出来作乱的农民,后者则能削弱那些一向烦人的市民和商人,属于打死哪个都是好事儿的。他俩要是这么互相消耗下去,国王宫廷里的众人,怕是半夜都能笑醒。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太对劲了。

        以往的战争中,失败一方虽然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但一般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可以跑掉的。战后,虽然可能会产生兵败如山倒的情况,甚至一战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但大部分的后果,是来自于兵败之后原统治者权威的丧失。

        由于失败,加上本部的损失,各地领主很可能不再乐意追随失败的君主,而是选择换一个主子。并不是说,所有参战的人,全都被打光了。所以,哪怕获胜一方,除非是威廉征服那样的、彻头彻尾的洗牌,往往也得接受当地秩序。

        但这次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

        欧洲现在公认最先进、最激烈的战争,就是东线的罗马汗国战场和西线的英法战场。这两边,都引入了大量新思路,比如使用火器等新武器,组织自耕农和小贵族作为常备军,取代传统的封建征召兵等等。不过,除非是十字架硬往罗马腹地钻,结果全送掉那种离谱事情,否则,就算损失严重,也不至于被打成这样。

        欧洲人并非不知道歼灭战。尤其是近些年来,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参考古代军事家的经典战例,是一门日渐流行的时髦学问。这个风潮,可能起源于拥有丰富传统、且经常要和东方势力对峙的意大利地区,并且产生了一批热衷于研究和学习兵法的将领。而在神罗腹地的表现稍有不同,是产生了一批专业幕僚。

        这些人大多来自小贵族家庭,但是和传统印象中那些脑子里都是肌肉的军事贵族们不同,他们接受过一些专业教育,能断文识字,会进行与军事相关的数学计算,也系统性地了解过一些经典战例。

        他们往往会投奔各大贵族的宫廷,作为大贵族的幕僚,帮助雇主进行各种专业工作。在战前,需要和佣兵们讨价还价、计算补给需求等等。战场上,还要根据宽度计算阵型,以及对具体指挥提供建议——比如,在战局发展到某种情况之后,告诉主公“这种局势正好是当时凯撒面对过的,而他做了如何如何”,这样引经据典地进行说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