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一些官员,自己都有这种想法。现在发展的势头很不错,只要局势稳定,每年都有大量的产出,朝廷最看重的粮产量、户口、水利这些,都有迅速发展,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欧洲虽然战乱频繁,但“开了眼界”之后,大家发现,这些所谓战争,绝大部分都是一些低水平的群殴。论起来,都没有齐老爷、黄老爷讲的,中原村子相互抢水的烈度高。属于打仗我不行、破坏第一名,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哪怕胜利者,都抢不到什么东西。
这种敌人,都称不上军队,而只是盗匪。大家组织起来之后,对付他们,州县的民兵就足够了。在实践中,很多时候甚至比这都简单。
因为很多“盗匪”,本来就是当地的领主和村民。大家没钱没吃的,就会互相抢。而现在,连不少当盗匪的小领主,都急着想要朝廷诏安。
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这帮人名义上是贵族,但其实也都是一群穷鬼。见到这边好处多,就不想干这个累人还危险的工作了。把他们吸纳进新秩序,乃至让他们主动参与维持新秩序之后,当地的安全压力,也迅速减轻了。
结果,等到风声传来,大家要开始备战的时候,这些本来是兵源地的地方,反而“武德”荒废得厉害。吴王府的行政能力,也没法强制他们保持纯真,导致一时间,能拿出来的武力,反而不如之前了。
而富裕一些的地方,反倒更好一些。比如让娜公主说的,实力最雄厚的弗兰克的千户,就是一群职业工匠。
当地比较富庶,城镇众多,还出产铁矿,因此有一大批手工业者,在工坊里劳作。但是,一个地区是否富庶,和这里的人是否富裕,并不见得一致。很多时候,城里的大商人、行会和工坊主,对学徒、普通工匠,乃至对小城镇、小行会的压榨,比起乡村,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由于习惯问题,吴藩对于施工人员的需求非常大。因此,从不堪劳苦的苦力,到被人排挤而不得志的大工匠,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都选择离开,转而为吴王效力,帮他到处做工程。
哪怕在中世纪,施工也是个技术活,何况中原的各种工程规划,对施工能力的要求还是挺高的。因此,工正所一直在不断挑选和培养人才,对工程队的组织进行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