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4章 拼好兵与搬锅侠 (4 / 5)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而且,越是对朝廷忠诚,敢于战斗的人,一般也越是积极参与生产,因为他们确实从中得到了很多回报。这些人如果出现严重损失,那么不止是后续的防务问题,连控制区的生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就算战争打赢,对朝廷来说,也是亏惨了。

        所以,哪怕费点劲,多花一些时间,他们还是决定稳妥一点。尽可能把敌人削弱到极限,然后再发起总攻。

        贵族联军崩溃之后,他们也按照之前的构想,迅速开始下一步行动。

        匈牙利人这会儿还在营地里抢东西。为了确保他们能在那边老老实实地多待一会儿,明军专门设计了这一片营帐区,又留下了一批战利品,好让他们去捡。

        这一路,他们试了好几次。通过在不同的村子里留下不同的物件,然后观察进村劫掠的敌人对此的反应。这样,大概就可以看出,他们更重视哪些东西。

        当然,要拖延更长时间的话,那么,投放的诱饵就又得有价值,又不能太轻便。如果不值钱,那敌人也不傻,肯定不会硬搬;如果太轻便,敌人直接卷走跑路,也没法实现目标。而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大铁锅了。

        为了工地做饭方便,筑路项目部特意从紫帐汗国采购了几十口大铁锅,发给大家使用。这些锅颇为高端,都是塞里斯原装进口的,足有半丈的口径,数百斤重。一口锅,就能给整个工地的人做饭了。

        塞里斯的铁,质量冠绝天下,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出名了。直到如今,从明朝和爪哇元等地进口的好铁,也不是本地人能够仿造出来的。

        紫帐汗国带来了一些东方技术,就在铁器产量上压倒性地领先了其他国家。然而,他们的那些技法,其实也都是元初的老技术了。而且,他们的工匠,也基本都是出来讨生活的民间匠人,缺乏生产“重器”的经验,很多技术依然靠后来慢慢摸索。

        因此,欧洲人都很清楚,就算罗马人,在面对东方铁器的时候,也是比不过人家的。尤其是高端铁器,更是基本依赖进口。因为像是这种大铁锅,哪怕爪哇商人不远万里拉过来,加上运费和一路各种成本,都能比本地便宜不少。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运输条件,这种成本优势,已经相当可怕了。

        一直到后来,郭康在教会支持下主持“圣光之愿”修道院,组织了一批人进行机械的研发,试图提高开采和冶炼效率,乃至把蒸汽天兄的技术也用在冶铁行业。在实验中,这些器械发挥了一定作用,给了大家很大信心,还提出了“三十年超越大元,五十年超越大明”的宏大口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