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9章 吴藩标准步兵团计划 (2 / 6)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这种大场合,就需要更认真的规划。

        因为本地物资大概率不够用,他们又不能跟对面一样随便抢。而且,很多军械,也不是当地生产,抢也抢不到的。

        对方的大领主可以提前采购军械物资,但吴王属下的这些人,普遍不怎么富裕,总不能都去意大利买,因此绝大部分还是要靠朝廷协调、调运。

        这样一来,各级官府还得提前安排物资的转运。缺的盔甲从哪来,弩箭谁还有盈余,火药大概需要多少……都得进行计算,然后命令下级进行运输。

        同样,人员的安排也是如此。

        吴藩的军事力量虽然看起来很庞大,但能随时调度的其实并不多。大部分民兵只愿意保卫本乡本土,也缺乏行军经验,既没有士气,也没有足够的组织,去长期在外作战。而且长期出远门,确实会很影响生产。很多地方百废待兴,刚刚有点起色,确实还是避免比较好。

        而吴藩国土散布各处,经常会面对不止一个地方同时遇到麻烦的情况。因此,反而经常会出现人手不够用的问题。

        所以,附近哪里的军队有空闲可以支援;哪些军队更适合对付这些敌人,这些同样是需要提前规划好的。因为士兵数量有限,所以就必须得“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如对面有大量骑兵,需要借助森林沼泽之类的地形进行防御,就会召集一批山民过来;如果敌人也是大批征召领民,行动迟缓,就把蒙古骑兵喊过来;如果需要攻打堡垒,就从巴伐利亚和莱茵河流域召集那边的矿工和工匠。这样左支右绌,才能用尽量小的代价,维护安全。

        当然,这样的后果,就是反应的速度也很慢。如果前线情况突然变化,很容易反应不过来。而且由于行政人员的数量和水平都有限,时不时就会发生错误。可能是士兵不够,也可能是兵器送错地方,严重的时候甚至能搞错时间和位置,把援军给派到其他战场去,让大家十分无语。

        不过,在当地,这也是普通人唯一能有效得到外援的平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